【概要描述】OBP海洋塑料认证计划是由非政府组织“零塑料海洋”和世优彼得森控制联盟共同开发的,目的是保护海洋免受陆地活动中海洋附着塑料(OBP)的持续泄漏。
目前人类平均每年生产超过4.3亿吨的塑料,海洋塑料至少占海洋垃圾总量的85%,不仅危害生物多样性,还影响到海洋环境以及整个生态系统,且存在收集难、回收成本高、利用率低等问题。
OBP认证的核心目标,在于确保回收的塑料确实来自距离海岸线50公里范围内的潜在趋海区域,从源头上阻断塑料流入海洋的路径。而工序追溯体系,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“神经中枢”——它需要精准记录塑料从收集、运输、分拣、加工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,确保每一批次的原料都可查、可溯、可验证。
OBP海洋塑料认证对塑料回收工序追溯体系的构建实践范围标准:
(一)源头收集:筑牢追溯根基
在收集环节,需为每一个回收站点配备智能信息采集终端,记录原料的收集时间、地点(精确至经纬度)、种类、重量等核心数据,并生成唯一的电子溯源码。同时,与当地回收合作方签订明确的责任协议,要求其提供原料来源证明,确保收集范围严格限定在OBP认证所界定的地理区域内。例如,在沿海社区的回收点,工作人员会通过移动端APP实时上传信息,系统自动校验收集位置是否符合标准,从源头规避“非趋海塑料”混入。
(二)运输与分拣:强化过程管控
运输环节采用GPS全程定位跟踪,每辆运输车辆均安装轨迹记录设备,实时上传行驶路线与停靠节点,确保原料运输过程可追溯。抵达处理厂区后,分拣环节需通过智能分选设备对塑料进行材质、污染程度等分类,并将分拣结果与源头信息关联,形成“收集-运输-分拣”的数据闭环。分拣线上的扫码装置会自动识别原料的溯源码,同步更新分拣记录,确保数据不脱节。
(三)加工与成品:实现全程贯通
在加工环节,每一批次原料的破碎、清洗、造粒等工序参数都会被自动录入追溯系统,包括加工时间、设备编号、工艺指标等细节。成品出厂前,需将原料溯源信息与成品批次绑定,消费者或下游企业可通过扫码查询产品所用OBP原料的完整来源路径,实现“从海洋边缘到再生产品”的全流程可视化。
经济性是推动循环低碳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。而海洋塑料可观的市场价值是推动OBP海洋塑料认证可持续的主要因素。